教育部:確保明年實現教育經費“百分之四目標
作者:六豐財務170 11-04 16:13
“據統計,2010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個百分點。”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
12月28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教育部部長向與會的委員、代表做了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文簡稱“規劃綱要”)工作情況的報告。
這是官方權威部門首次披露2010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情況的具體數據。
此前公布的《規劃綱要》中曾明確提出,“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
有研究教育財政的學者表示,雖然近年來國家對于教育的財政支出已連續幾年保持了增長的勢頭,但是從目前的增長幅度來看,實現2012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4%的目標,還有“不小的難度”。
而進一步發揮多渠道的籌資能力,亦被視作是做大教育投入這塊蛋糕的另一途徑。
去年教育經費占比3.66%
2011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數據,來得比平常晚。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選擇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報告時披露了教育投入方面的一系列數據:2010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個百分點。
依照慣例,上一年度的“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這一核心數據的正式出爐,一般都是選擇通過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以及財政部三家聯合公布的“年度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中予以披露,公布時間也多選在12月中上旬。
“這個基本上已經形成慣例了。”有接近教育部的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是有點特殊。”
關于“4%”的拉鋸戰一直是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話題。
早在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時,就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占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的目標。然而,4%的目標直至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行將結束時仍未達到。
而在有著“新教改”之稱的《規劃綱要》起草中,教育投入的問題尤為決策層所關注。經過多方博弈,在最終的公布稿中明確寫明“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的目標。
對于這樣一個既定目標,國家領導層在多個場合都有表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參加今年達沃斯夏季年會時,更明確表示,要堅決實現投入目標,“我知道這當中還有很大的困難,我的決心就是勒緊褲帶也要實現”。
有接近教育部的相關人士表示,決策層對實現這個既定目標看得非常重,“下了大決心,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不久前,國務院專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從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加強經費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此外,還從拓寬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層面尋找解決之道。陸續出臺了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教育費附加、全面開征地方教育附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等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
由于地方政府是教育投入的大頭,為了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國家先后出臺了加強對各地財政教育投入情況的分析評價。
教育部:確保明年實現教育經費“4%目標”
“我們從財政教育支出增幅、財政教育支出比例、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讓收益教育資金計提率四個方面,對各地2011、2012年財政教育投入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和評價分析。”袁貴仁說。
“4%”倒計時
上述的“組合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據教育部負責人介紹,在2011年初預算安排上,全國財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預算執行數增長14.6%,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增幅達16.3%,高于中央公共財政支出增幅3.8個百分點。
“可以預期,2011年的教育投入增長應該是比較大的,但是由于基數的問題,GDP本身也在增長,所以要在明年達到4%的目標有不小的難度。”有研究教育財政的學者表示。
梳理近年來數據可知,2008年的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3.33%,2009年這一數據為3.59%,2010年為3.66%,距離4%的目標尚有差距。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胡瑞文算了一筆賬:如果從政府支出結構來看,2010年教育一項的絕對值為12550億,占了14%,僅次于“城鄉事務及農業水利”的15%,醫療衛生才占到5.3%,社保與就業是10.2%。#p#分頁標題#e#
“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項,教育要想繼續加大開支,只有兩條路,要么做大蛋糕,要么切別人的蛋糕。”胡瑞文表示。
對此,袁貴仁在報告中也坦承,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落實4%目標任務艱巨,不少地方財政壓力大,對加大教育投入的具體安排還不明確”。
如何能夠確保2012年4%的實現?
教育部的思路是,一方面進一步向財政部門爭取更多的預算支持,同時也要力促地方政府加大對于教育的投入,畢竟后者的投入可占到總投入的70%左右。
“在預算執行中,中央及地方財政擬再安排超收收入用于教育事業。”袁貴仁表示。
不過,對于這樣的解決思路,有學者表示,還應從體制機制上做文章進一步做大蛋糕。
“教育投入只靠國家財政,或者75%-80%靠財政,是無法保證2020年教育基本現代化目標實現的。”胡瑞文稱。
在胡瑞文看來,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其實是做大教育投入這塊蛋糕的另一途徑。
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全國各級民辦學校的固定資產總值(原始值)達4000億元以上,相當于全國各級公辦學校6年的財政基建撥款。
“完全可以通過鼓勵教育投資和教育消費,發展民辦教育,進一步加大教育投資總額的增加。”胡瑞文表示。
12月28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教育部部長向與會的委員、代表做了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文簡稱“規劃綱要”)工作情況的報告。
這是官方權威部門首次披露2010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情況的具體數據。
此前公布的《規劃綱要》中曾明確提出,“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
有研究教育財政的學者表示,雖然近年來國家對于教育的財政支出已連續幾年保持了增長的勢頭,但是從目前的增長幅度來看,實現2012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4%的目標,還有“不小的難度”。
而進一步發揮多渠道的籌資能力,亦被視作是做大教育投入這塊蛋糕的另一途徑。
去年教育經費占比3.66%
2011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數據,來得比平常晚。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選擇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報告時披露了教育投入方面的一系列數據:2010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個百分點。
依照慣例,上一年度的“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這一核心數據的正式出爐,一般都是選擇通過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以及財政部三家聯合公布的“年度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中予以披露,公布時間也多選在12月中上旬。
“這個基本上已經形成慣例了。”有接近教育部的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是有點特殊。”
關于“4%”的拉鋸戰一直是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話題。
早在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時,就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占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的目標。然而,4%的目標直至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行將結束時仍未達到。
而在有著“新教改”之稱的《規劃綱要》起草中,教育投入的問題尤為決策層所關注。經過多方博弈,在最終的公布稿中明確寫明“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的目標。
對于這樣一個既定目標,國家領導層在多個場合都有表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參加今年達沃斯夏季年會時,更明確表示,要堅決實現投入目標,“我知道這當中還有很大的困難,我的決心就是勒緊褲帶也要實現”。
有接近教育部的相關人士表示,決策層對實現這個既定目標看得非常重,“下了大決心,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不久前,國務院專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從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加強經費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此外,還從拓寬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層面尋找解決之道。陸續出臺了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教育費附加、全面開征地方教育附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等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
由于地方政府是教育投入的大頭,為了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國家先后出臺了加強對各地財政教育投入情況的分析評價。
教育部:確保明年實現教育經費“4%目標”
“我們從財政教育支出增幅、財政教育支出比例、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讓收益教育資金計提率四個方面,對各地2011、2012年財政教育投入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和評價分析。”袁貴仁說。
“4%”倒計時
上述的“組合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據教育部負責人介紹,在2011年初預算安排上,全國財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預算執行數增長14.6%,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增幅達16.3%,高于中央公共財政支出增幅3.8個百分點。
“可以預期,2011年的教育投入增長應該是比較大的,但是由于基數的問題,GDP本身也在增長,所以要在明年達到4%的目標有不小的難度。”有研究教育財政的學者表示。
梳理近年來數據可知,2008年的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3.33%,2009年這一數據為3.59%,2010年為3.66%,距離4%的目標尚有差距。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胡瑞文算了一筆賬:如果從政府支出結構來看,2010年教育一項的絕對值為12550億,占了14%,僅次于“城鄉事務及農業水利”的15%,醫療衛生才占到5.3%,社保與就業是10.2%。#p#分頁標題#e#
“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項,教育要想繼續加大開支,只有兩條路,要么做大蛋糕,要么切別人的蛋糕。”胡瑞文表示。
對此,袁貴仁在報告中也坦承,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落實4%目標任務艱巨,不少地方財政壓力大,對加大教育投入的具體安排還不明確”。
如何能夠確保2012年4%的實現?
教育部的思路是,一方面進一步向財政部門爭取更多的預算支持,同時也要力促地方政府加大對于教育的投入,畢竟后者的投入可占到總投入的70%左右。
“在預算執行中,中央及地方財政擬再安排超收收入用于教育事業。”袁貴仁表示。
不過,對于這樣的解決思路,有學者表示,還應從體制機制上做文章進一步做大蛋糕。
“教育投入只靠國家財政,或者75%-80%靠財政,是無法保證2020年教育基本現代化目標實現的。”胡瑞文稱。
在胡瑞文看來,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其實是做大教育投入這塊蛋糕的另一途徑。
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全國各級民辦學校的固定資產總值(原始值)達4000億元以上,相當于全國各級公辦學校6年的財政基建撥款。
“完全可以通過鼓勵教育投資和教育消費,發展民辦教育,進一步加大教育投資總額的增加。”胡瑞文表示。
分享:
上一篇:“權力轉移”改變全球醫療版圖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